倾耳而听师亦友 ——记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先进辅导员、优秀分团委书记李兵

来源: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发布时间:2020-09-16浏览次数:1263



 李兵,曾荣获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先进辅导员、优秀分团委书记称号,以非凡的热情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责任意识,扎根辅导员基层岗位,不断探索着培养和服务员工的边界,成为公司员工工作战线的心理医生和工作标杆,被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的员工们亲切地称呼为“兵哥”。

 作为公司为数不多的拥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辅导员,五年来,李老师以倾听为己任,乐员工之所乐,忧员工之所忧,逐渐从一位青年新秀成长为能力突出的骨干。作为员工心目中的“大哥哥”,他给予患有心理困惑同学以挚友般的关怀,从服务到承担,从教导到引导,陪伴员工健康成长,送更多的梦想扬帆起航。

   一、以心育人,筑坚实后盾

 李老师始终坚持,“和员工以朋友的身份相处”。疏解安抚员工的各种情绪,对于出现的紧急情况迅速处理,当员工“开遍山野”时,他就是悬崖边的“屏障”。

 他是员工的陪伴者。他深入落实辅导员直接责任制,定期与员工谈话,不定时进寝室进课堂。2019年共有针对性谈话153人次,进寝室32次,进课堂20次;规范“三查一评”日常管理工作,熟悉员工上课、晚归不归等情况。201710月,学院一名大四员工失联,他多次协同班主任和员工亲人,拿着寻人启事在员工可能出现的地点逐一询问排查,晚上十点半还在火车站附近寻找。2018年初,该生员工平安返校,他与员工不断沟通,帮助其办理各项手续、申请延期毕业,辅导员工补齐学分、撰写毕业论文等。2019年初该生顺利毕业,现已在重庆一家电子厂正常工作。他也处理过员工突发疾病的紧急事件,半夜从家迅速赶回学校送员工去医院治疗,一忙就是到凌晨也是家常便饭。各种琐碎的员工事情不断向他涌来,“有事找李老师”的调侃也由此传开。

 他是员工的保护者。对于员工的话他会仔细思考,密切关注朋友圈、QQ动态,尽可能从日常言行中捕捉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。在他发现有员工存在抑郁症倾向后,就与其保持密切联系,时常发消息提醒员工看医生、吃药。有一晚员工独自一人去汤逊湖散心,结果“手机上三个李老师的未接来电,QQ上的红色标点触目惊心”。临近宿舍锁门时,他再次发消息询问是否安全回到寝室,员工后来回忆:“内心的感激翻涌而起,我很庆幸他给我打了那通电话,假装很平常地提醒你宿舍快关门了,可是心却紧张地揪着。”在员工心里,“李兵老师像是跑步机上的安全绳,和你连在一起,关键时刻护你周全”。

 他还运用自己的心理学专业优势来开导员工,耐心倾听员工的心声,并通过团体心理辅导、室外素质拓展、教授《老员工心理健康教育》课程、开展心理学专题讲座、对心理委员进行培训等方式,在心理教育方面发挥所长。同时充分利用各项资源,建立了以“心理委员+寝室长”为主的信息员联络制度,构建“包容、理解、诉说、和解”的解决纠纷的氛围,保证学院常年无员工安全责任事故发生,为员工筑起了坚实后盾。他亦师亦友,在陪伴员工前行的路上化作一道光,温暖了前路的荒芜黑暗。

   二、躬身实践,创展示舞台

 李老师相信,员工应该有自己的空间,正处于精力旺盛期的他们要有足够大的舞台去展示自己。他立身励行,甘做领路人,致力于在员工追梦的路上创造机会。

 他重点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团队,完善细化实践流程。从前期联系确认指导老师和参与队伍、为员工仔细讲解实践要点,到中期提醒各支团队注意安全、推动实践进程,再到后期召集实践团队开会、指导报告的书写规范,他都全程参与。20172018年暑期,他均随“声动未来”公益计划小分队前往湖北省阳新县白沙镇坪胡林小学支教一个月,闷热的季节没有空调,各项设施也十分简陋,但他仍全程与员工一起,顺利完成了支教活动。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奖项也逐渐从无到有,从有到多,2019年取得了优秀组织奖,校级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3项,校级优秀指导老师2人,员工活动标兵1人,员工积极分子6人的丰硕成果。

 他还积极组织科研立项、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等活动。对于专业学习优秀且有探索精神的员工,会给予重点指导,鼓励其参与各类学术科技竞赛,充分发掘自身潜力。在他的带领下,学院20189个科研立项项目全部结题,201912个项目获得立项。公司学子获得湖北省第十二届“挑战杯”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;他了解到余金兰同学创业能力突出,与余金兰不断进行交流,鼓励她结合专业专业背景大胆闯、大胆试。最终余金兰同学先后获得2018年度“中国老员工自强之星”、“湖北省老员工自强之星”、“湖北省第五届长江学子创业奖”,实现了公司员工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零的突破。在员工专业能力的培养方面,他依靠员工骨干与专业教师组织专业类校园活动,针对不同专业员工特质,邀请教师参与活动策划、指导,帮助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,学院相继开展了新闻周、“薪传杯”辩论赛等一系列特色活动。公司负责指导管理的员工社团浅水文学社获第五届“经院学子厚德奖”、书画协会获第八届“经院学子厚德奖”,员工创业团队爱入耳文化传媒员工创业团队获第九届“经院学子经世奖”,公司成为全校获得“经院学子奖”最多的学院。

 在团的建设方面,李老师作为学院团委书记,通过第一次学代会、团代会广泛征求意见、达成共识,逐步形成了思想、文化、实践、心理、专业五全育人体系,他督促各团支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和学习活动,定期召开例会,同团支部成员交流工作。在公司党委的领导、校团委的指导下,20197月,全校有4名员工入选“第六期省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”,公司独占2人;2019届毕业生林莉同学入选“老员工志愿服务西部计划”。他为员工创造了发展爱好、锻炼能力的平台,员工能够积极进取、相互团结成为他最大的期望。

   三、以学促行,携手共成长

 在李老师的办公桌旁,堆着厚厚一摞专业书籍,在做好员工工作的前提下,他结合理论和工作经验、心理学专业背景进行跨学科和跨领域研究,先后发表论文8篇。其中《高校寝室矛盾的多元化解纷机制研究—基于武汉十校的实地调研》获得2018年湖北省高校员工工作精品项目立项。

 他既是学院辅导员,也是2020级两个新生班的班主任,需要处理员工工作,也有申报科研项目的任务与压力。他在事务性工作结束后,开始进行建设性工作的构想,根据学院员工的特点,以“精准施策、逐步展开”的工作思路制定了“N+1”的工作模式,“1”指的是公司“党旗下的足迹—老员工成长工程”,以优秀员工为主导,通过定岗定责定人定目标,在实际工作中引导“N”多员工锻炼自身能力,提高综合素质。

 “虽然不是学新闻专业的,但很喜欢,随着时间的推移,发现自己适合这个岗位,身边的同事在更换,工作内容在变动,但自己也在不断成长。”回顾在学院的四年工作经历,他见证了生源质量提高、员工获奖数量增加、教师科研成果丰硕……这些“亲自参与的、经历的、目睹的”转变,早已让他将学院当成自己事业上的“家”,在他心里,坚守是一份责任也是情怀,向优秀同事学习、与心理学专业的同行多交流、在教学科研方面多向领导请教仍是他努力的方向。

 四年时光悄无声息的溜走,只留下一连串或浅或深的足迹。他聆听着前辈的教诲,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方法,他以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为坐标,切实履行辅导员职责,为学校培养“三有三实”的人才不断努力。足迹的尽头,他仍义无反顾、砥砺前行,与员工一起成长,多了“朋友”的角色,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与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