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 时代数字人文的三重实践:赋能信息时代学习者 —— 南京大学邱伟云副教授莅临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作专题报告

来源: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发布时间:2025-11-21浏览次数:10

2025年11月20日,武汉秋意正浓,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迎来一场聚焦 AI 与人文交叉融合的学术盛宴。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邱伟云先生应邀带来题为 “AI 时代数字人文的三重实践 —— 报刊史、传播新域与数字素养” 的专题报告。来自该校新闻传播、人文社科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及学术爱好者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数字技术浪潮下人文研究的转型与创新,解码 AI 时代信息传播的核心命题。

邱伟云教授深耕数字人文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领域多年,学术履历丰硕。报告伊始,邱教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通俗的表达,为现场听众搭建起数字人文的认知框架。报告核心围绕“报刊史的数字深耕”“传播领域的拓展创新”“数字素养的培育实践” 三重维度展开。在报刊史数字研究板块,邱教授指出,传统报刊史研究常受限于文献体量与分析方法,而数字技术的介入正打破这一壁垒。邱教授强调,网络分析、地理信息时空技术等工具的应用,不仅还原了报刊信息的跨圈层、跨地域传播轨迹,更打破了算法带来的 “信息茧房”,让受众得以接触多元历史视角。在传播领域拓展部分,邱教授聚焦计算传播学与算法认知战两大前沿方向。他解释道,数字化浪潮使传统新闻研究方法难以适配AI 新生态,计算传播学应运而生。该学科以传播网络分析、文本挖掘等为工具,非介入式收集大规模传播数据,已广泛应用于数据新闻、计算广告等场景。

互动交流环节,现场师生围绕“AI 对新闻行业的最大挑战”“数字人文在本科教育中的落地路径” 等问题踊跃提问。邱教授逐一回应,强调新闻人需构建 “数字工具能力 + 人文思辨能力 + 数字素养实践” 的三维体系,在 AI 辅助新闻生产的浪潮中坚守人文判断的温度与深度。他鼓励员工主动参与校园事实核查、数字人文实践项目,在实战中提升信息判断力与责任担当。

此次报告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,不仅系统阐释了数字人文的核心内涵与应用场景,更为AI 时代的信息传播与人才培养提供了清晰路径。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相关负责人表示,报告为该校人文社科领域的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借鉴,未来将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与人文教育的融合,培养更多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。

图文/刘芝庆 编校/陈亚梅 审核/王世立 发布/陈亚梅